成果名称以特色提升内涵、以学科建设带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获奖情况: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时间:202012 

成果完成人:武龙,赵前程,汪秋宽,李智博,周慧,任丹丹,丛海花,田元勇,赵慧,唐珏,李莹,曲敏,马永生

成果简介: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势下,教育部提出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而以提升内涵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已成为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食品工业是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承担着为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及流通、消费、监管等领域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在辽宁省内,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主,分布于2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及14所省属院校。随着我省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相关专业为“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与“一带五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任务紧迫。地方高校以教育产出为导向探索深化内涵建设的有效抓手,突破资源配置瓶颈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总体原则,食品类专业提出“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精准服务行业区域发展”的建设方针,并在工程教育认证7大标准框架下,量身打造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系统化、多层次、全方位建设策略。①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②培养目标③毕业要求: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④持续改进:立体协同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⑤课程体系:面向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点线面兼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第二课堂强化双创教育体系;⑥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一体化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⑦支持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夯实三大实践教学平台,强化校企合作多角度推进协同育人。通过校、院、专业联动,切实将自身特色转化为内涵式发展的立足之本与动力之源,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可持续提升。

围绕相关课题,本团队以2014年校级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工程为起点,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1篇。随着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启用,成果体系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接受实践检验。四年间,涌现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等一批标志性成果。随着改革的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氛围日益浓厚,人才培养成果大量涌现,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得到学生、教师、学校、同行及社会的广泛认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0年入选“双万计划”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实践证明,本成果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专业内涵提升,推动了人才培养与服务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也为地方高校打造优势特色食品类本科专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